学术年会|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分论坛六:无人机创新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3-09-03 19:25:53 | 作者: 光学镜片|安博官网地址
- 产品介绍
原标题:学术年会|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分论坛六:无人机创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测绘学会,编辑:张永超,初审:齐阳,审核:彭震中,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中国测绘学会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学术年会。学术年会致力于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学术交流、知识普及、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为增强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承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无人机创新工作委员会、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低空遥感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持人:陈敬田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总经理/副主任
个人简介:季铮,武汉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无人机遥感、激光扫描数据处理、精细三维重建等相关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近年参与贴近摄影测量航线规划与分析的有关技术研发。
报告摘要: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近年在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探讨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案例,介绍面向对象的贴近摄影航线规划系统的研发情况。
个人简介:李英成,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无人机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数字航空遥感新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的攻关与产品研究开发,作为第1完成人,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30余项,获发明专利34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专家鉴定),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发明奖、进步奖25项;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专著6部。
报告摘要:围绕数字电网无人机智能巡检遇到的技术难点和痛点,分析无人机智能巡检的高频次、及时性、高效化的迫切需求,考虑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特性和智能巡检特点,引入倾斜摄影的技术原理,运用杆塔激光点云智能化提取技术、杆塔关键点自动预测技术、巡检航线自动化生成技术,全局安全检查技术,实现输电线路主/配网复杂塔型的自动化航线规划设计,并通过构建杆塔模型库、线路运行库,实现杆塔巡检航线的复用性。自主研发的TOPSmartPlanV1.0旋翼无人机智能巡检任务规划系统,适用于主/配网杆塔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飞行航迹智能规划,可支持多款旋翼无人机、多款定焦与变焦相机、多种复杂塔型的半自动/全自动化智能规划,航线倍以上且可复用,巡检时间缩短5-10倍,可实现“一人多机多任务协同控制”的自主作业模式,充分的发挥无人机“减员增效”的作业优势,推动线路巡检模式由人工巡检向无人机为主的协同自主巡检模式转变,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
个人简介:高文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测绘院综合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注册测绘师。2000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在铁路行业从事航测遥感20多年,专注于空间信息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研究,第十二届詹天佑青年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航测遥感、无人机技术、InSAR沉降监测、机载机关雷达勘测、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报告摘要:无人机的发展为不同感知传感器提供了有效平台,推动了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应用加速。铁路行业对如何利用无人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信息化水平比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迫切。本报告结合工程经验,讨论如何应用无人机+技术满足铁路行业发展的需求,解决铁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个人简介:林祥国,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桂林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三委员会(2016-2020年)第六工作组(遥感数据融合)秘书,影像与数据融合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编委,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第二届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2016年度遥感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创新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高性能计算、影像和多源数据融合等。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论文3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7项。2篇论文入选 “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rontrunner 5000, F5000)”。
报告摘要:在测绘领域,激光雷达(LiDAR)测量技术被誉为是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近几年,当LiDAR碰到无人驾驶、遇见无人机,无人机LiDAR系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方面,多个厂家推出的多种硬件系统;另一方面,硬件系统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从数据质量的角度看,无人机LiDAR获取点云数据的密度、精度、离散度(厚度)等指标取值范围相当宽泛。比如,点云密度指标多数分布在1个点/平方米到1000个点/平方米之间。这给点云数据处理带来诸多的挑战。本报告以测绘行业普遍关注的地形提取为例,详细描述无人机LiDAR点云的特性,概括点云滤波面临的问题,分享我们团队提出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点云滤波方法,并展示有代表性的案列。
个人简介:庞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首席专家,国家林草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专家组成员,国际林联遥感工作组副组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Forest Ecosystems》和《遥感学报》编委。多年来一直从事林业遥感机理模型、遥感数据处理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区域森林覆盖制图与碳储量估测等方面的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激光雷达创新产品奖。
报告摘要:森林是生产力最高、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高的陆地ECO。本报告从激光雷达、高光谱、多光谱传感器共平台集成、协同观测,阐述林区的机载和星载激光雷达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森林信息提取方法,展示单木、林分、区域尺度的森林覆盖和定量参数遥感监测案例。
个人简介:刘春,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空生态感知与多维建模、室内外场景感知与建模和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灾委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激光雷达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光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室内导航定位专委会副主任等多个学术职务,获同济大学育才奖特等奖。出版中英文著作5部,发表论文2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报告摘要:围绕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针对运动场景低空智能感知的主要技术挑战和瓶颈技术,重点讲述部件语义理解与提取、语义级高精度地图构建与增量更新、高精度实时视觉定位、视觉动态目标检测与自主导航避障、综合应用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并介绍如何突破室内外运动的无缝衔接、全新环境下的快速适应。在理论层面,无结构化信息、复杂、动态环境下,基于视觉的机器人高精度建模与自主导航定位的基础理论;技术支撑层面,面向机器人和无人机在复杂困难环境下语义级高精度建图和生态调查,形成基于视觉的机器人环境建模与定位导航的关键技术体系;设备支撑层面,面向轮式机器人和无人机环境建模与导航定位技术瓶颈,形成智能感知测试评价有关标准和规范文件。最后,通过一些案例介绍示范应用。
个人简介:魏坤岭,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行业应用测绘行业负责人,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硕士。长期从事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市场拓展、系统方案论证等工作,致力于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无人机航测遥感装备与应用技术的平民化,推动机载激光雷小型化和国产化,推动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的产业应用,为测绘行业的生产力革新和技术进步提供科技推力。
报告摘要:随着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数字资产已慢慢的变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而地理信息的时空数据将会是各行各业发展数字化的经济或数字生态的基础性数据,无人机低空数据采集应用愈来愈普遍,自动化、智能化、平民化的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三维世界的重要工具;随着创新性无人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无人机平台+多传感器载荷已经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进程中提供了支撑力量,加速了自然资源、工程、应急消防、电力和文化遗产等行业的数字化。
个人简介:全昌文,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应急测绘保障分院副分院长、工程师。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历,测绘工程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应急测绘、无人机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致力于推进应急测绘保障能力(自然资源监测能力)建设,为自然资源调查、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数字城市建设、基础测绘等工作提供了快速的基础数据服务。
报告摘要: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南宁基地负责保障“两广两南一片海”,是全国配备彩虹4无人机的8个基地之一,可以获取光学/雷达影像数据,成果已用于我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相关工作。为弥补彩虹机动灵活性不足,基于天地图·广西,以彩虹为主装备,研发了无人机应急测绘联动服务平台,能够接入各品牌、各类型的无人机,以此来实现全区无人机资源的统筹。本报告主要分享无人机应急测绘平台的建设情况及该平台在应急测绘、自然资源监测、土地调查、确权登记等相关工作中的应用。
学术年会 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分论坛三:卫星遥感大数据助力高质量发展
学术年会 中国测绘学会2021学术年会分论坛四:开局十四五 创新求发展——变局之下的测绘与信息前沿进展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测绘、地信、遥感等有关专业的同学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旨在打造政产学研用精准对接的平台。
上一篇: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_有哪些具体课程 下一篇:让低空更安全可靠!他是天府新区优秀人才吴浩!